走進未來城市, 打開無限想像

未來其實不遠,我們每分每秒都正在跨向新的未來。過去,面對都市化所造成的問題,我們只能等待基礎公共建設到位,而如今 AI 及物聯網時代來臨,許多新技術開始進入城市、鄉村去嘗試解決生活、社會、經濟、環境等各面向的問題。

 

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自駕車開始在路上運行,也能感受到智慧醫療、智慧金融和智慧教育等各種新應用所帶來的便利,這些科技已經開始出現在你我身旁,但就像知名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 所說的,「未來已經來臨,只是尚未流行。」

 

透過與 Taiwan AI Labs 創辦人杜奕瑾、天下未來城市頻道總監陳芳毓、臺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秘書長林智清三位的對談,可以發現臺灣在面對未來城市一波波的挑戰之下,其實充滿著無限機會。政府、產業界與民眾如何協力打造出「市民有感」、「數據累積」、「開放共創」的智慧島嶼,端看你我以什麼樣的心態去擁抱新科技、擁抱未來。

 

 

未來城市 以人為本

 

關於未來城市所浮現的第一個想像,大多是各種新科技諸如無人車、機器人四處奔馳遊走的智慧力量展現。科技似乎主宰了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在世界各國積極走向未來城市的道路上,智慧科技的各式新應用往往是最顯而易見的場景,也是必要基礎。那麼未來城市是什麼?跟智慧城市又有何不同? Taiwan AI Labs 創辦人杜奕瑾認為,「未來城市一定是有智慧的,未來城市一定是包含著智慧城市,你要走向未來城市,智慧城市是一個必需品。」可以看到,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的重要一部分,天下未來城市頻道總監陳芳毓也認為,「未來城市的範圍會比科技應用更大,其中包括了人文的反思,以及一些在過去沒有解決,在未來可能更必須思考的一些議題。」

 

因此,智慧城市的科技應用,就必須要立足於未來城市寬廣的想像,拋開技術驅動的思考,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用新科技去滿足每個城市居民不同的個性化需求。杜奕瑾以 AI  人工智慧的研究為例,他認為,未來城市的最大智慧,就是要做到「讓每個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狀況都能有妥善的照顧。」因此,人的需求在哪裡,智慧應用就會在那裡,而城市即是新科技最佳的試驗場,過去那種單一產品、大量生產的時代,將會被多元的解決方案所取代。臺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秘書長林智清就 ,「城市本身的需求可以刺激在地科技發展,也能刺激更多新創團隊進駐,彼此整合,找技術來做各式各樣的創新應用,帶給城市新的發展機會。」

 

於是我們進一步思考,臺灣在邁向未來城市的進程當中,這種以人為本的新智慧科技要如何發展,才能真正切合政府治理、經濟發展和生活品質等各面向的真實需求?杜奕瑾認為,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將解決問題的思維從過去的問題驅動、數據驅動,開始走向 AI  驅動,「AI 驅動的並非是一套法則,它不像是紅綠燈交通號誌那樣規律運行,而是可以依照當時的各種狀況,例如交通流量的變化等等,即時做最好的決策。」杜奕瑾繼續解釋到,透過城市中 5G 與物聯網所蒐集到的各種資料,配合 AI 人工智慧的訓練,就可以依照每個市民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面對不同狀況的需求,去給他妥善的照顧,「這就是我們說的,未來施政建設不是由人去定義我要改善什麼,而是由 AI 人工智慧去自動找到哪些是對市民最重要的事物。」

 

在 AI 驅動的時代裡,各種與人類生活相關的大數據搜集與應用,都讓以人為本的思維更顯得重要,它必須在設計、產出及應用上的每個環節都緊扣住「人」這個主角。杜奕瑾認為,以人性(Humanity)為出發點,解決人的需求,同時重視個人隱私(Privacy),且過程中還需具備誠信(Integrity)與正直,是 AI Labs 本身,也是在臺灣做人工智慧研究所必須堅守的基本原則,「從這個角度所做出來的成果,才會是我們所需要的。」

 

 

用故事打破冷感,掌握未來脈動

 

建築大師勒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 1923 年的名著《走向新建築》中曾提到:「房子是居住的機器」。在未來城市裡,這樣的預言將隨著 AI 人工智慧、物聯網、雲端運算等相關技術的成熟與普及化而轉變為現實,屆時,不僅我們的居住空間,甚至連整個城市都會是一個懂思考的機器。而臺灣也正在這樣的發展道路上,可以看到的是,這幾年無論是自駕車、智慧交控、智慧教室、智慧農業到智能醫院等各式多元新應用與日俱增,臺灣已經向世界展現了精彩的成果。

 

不過,林智清由多年來辦理《智慧城市展》的經驗發現,不僅是一般民眾,甚至連產業界在面對智慧城市的到來,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他認為,臺灣過去太習於做大量生產,但這已經面臨到瓶頸,現在應該要更積極把原有的技術、人才等能量,轉進到智慧交通、智慧建築、智慧教育等新應用領域才會有出路。但「轉進智慧城市的領域後,經營模式會跟過去截然不同,那到底要怎麼做?」這樣的疑慮,成為產業界躊躇不前的心魔。面對這樣正在進行、可預見的智慧城市脈動,從民眾到整個產業界,由上至下,其實都更應該要打破冷感,讓前進未來的共識更加凝聚。但要怎麼做,才能跳脫這樣的集體困境?杜奕瑾建議,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建立屬於臺灣的智慧城市價值,「迪士尼樂園也是在講各種公主的故事,後續周邊就會不斷出現,」他繼續解釋到,「我們以 AI 驅動的方式看見需求,並想著要怎麼解決它,自然會有新的價值鏈產生。」杜奕瑾認為,勇於開啟「軟體」的新創氛圍尤其重要,軟體的思維,就是以人作為出發點,理解人的需求,然後用技術去解決。他以智慧照護為例,從讓民眾可以在家就能享有完善醫療照護的發想開始,透過軟體的開發,建立起一套解決方案、一套 ecosystem,「後續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搭配,自然而然就能把我們臺灣的硬體強項一起帶進來,走向國際化。」

 

對此,林智清也表示,《智慧城市展》在去年就特別設有智慧醫院場景,裡面有病房、急診、照護等等,需要各種智慧解決方案,「這就不會是一家廠商來提供,我們就找了七八家廠商,把他們的產品技術在現場整合起來,展示給大家看。」他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營造應用場景,讓新科技的力量能夠更快滲透,「這就是智慧城市展跟傳統展覽非常不同的地方,它會影響產業界的思維,促成連鎖轉變。」

 

 

深化臺灣優勢,擘畫未來城市

 

臺灣 ICT、半導體產業實力雄厚,是我們朝智慧城市轉型、往未來城市邁進的重要基礎。從政府、民眾到產業界,只要能持續凝聚共識,並深化臺灣既有優勢,便能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設上保持領先的步伐。陳芳毓表示,臺灣不僅有蓬勃的資通訊產業,更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智慧科技實驗場域,「我們的範圍不是那麼大,但多元性又很高,加上產業供應鏈也很俱全,這些新科技只要能在臺灣試驗得很好,那麼就能有非常好的機會輸出到國外。」

 

林智清也從這幾屆《智慧城市展》的參訪嘉賓口中發現,我們對自己的 ICT 優勢常常會覺得「習以為常」,但對其他國家的人而言這其實是很厲害的一件事。「像是澳洲代表就說,在澳洲,一個州搞不好也才幾家電子公司,臺灣可以發展成這樣,實在太強大。」林智清解釋到,臺灣發達、完整的資通訊產業供應鏈,對智慧城市的建設非常有幫助,而這一點正是讓許多國家的城市首長,如法國、捷克等,一來再來,每年都會到《智慧城市展》取經的原因。林智清 ,臺灣的產業經驗對他們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臺灣不僅在硬體方面有優勢,軟體方面也一向人才濟濟,杜奕瑾談起他回臺創辦 AI Labs  時說到,「我們這邊有很強的軟體技術人才,也都很努力去想新的事情,加上數位化程度高,這讓我們整個產業的創新思維是很強的。」杜奕瑾 ,臺灣在九零年代時,網路跟軟體發展走得非常前面,這造成「第一我們技術不輸人,第二我們擁有像是 PTT、零時政府 g0v  這種鼓吹共享、開放的組織,所以 AI Labs 當時便是成立於這樣的邏輯與基礎上。」

 

杜奕瑾的 AI Labs 結合臺灣軟體人才與創新優勢,打造出全世界第一個以非營利、非政府方式做 AI 研究的組織,「我們非常強調算法跟資料的開放、可驗證性,因為這樣才能造就最好的學術研究、最公正的信任,並帶動各行各業去應用它。」杜奕瑾進一步說到,臺灣過去在資料數位化的部分做得很好,提供了我們邁向 AI 驅動時代的一個重要基礎,他建議,「我們這些有用的資料都要持續匯集、整合起來,去建立一個政府的智慧城市資料中心,才能依照不同狀況,去打造人工智慧模型,解決相關問題。」

 

 

打造跨領域整合平臺,輸出臺灣智慧力

 

未來,我們還能從哪方面去加強臺灣的智慧城市競爭力?林智清表示,智慧城市是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它必須針對城市問題去提出解決方案,「這就要綜合技術、產品還有創意,跟我們以前的產業型態截然不同。」可以說,跨領域的整合能力就是打造智慧城市科技力的關鍵,這樣的整合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更需要政府、民間與產業界全體一同努力。杜奕瑾就認為,臺灣有很好的底子,智慧城市以及 AI 人工智慧絕對是我們未來十年值得好好發展的方向,而這就需要有陽光、空氣、水的整合與支持,缺一不可,「陽光就是要有政府政策的持續支持,把障礙降到最低、增加鼓勵;空氣說的是這種軟體新創思維要在臺灣醞釀起來;水則是鼓勵臺灣的資金要往對的方向去投資。」

 

陳芳毓表示,媒體也可以成為推動跨領域整合的一股重要力量,天下未來城市頻道目前正努力打造出一個地方治理的分享平臺,希望把科技,還有很多不同面向跟地方政府的工作連結在一起,讓一般民眾、地方政府和廠商之間可以彼此學習與共享,透過這種鼓勵的方式,賦予臺灣邁向智慧未來的能量。

 

臺灣目前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整合與輸出上,已經有了許多豐富的成果,《智慧城市展》所頒發的「系統整合輸出獎」便是一項很好的示範。林智清說,《智慧城市展》已經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智慧城市展會,它每年可以吸引這麼多國的城市首長與科技廠商過來,就表示說我們有很好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他建議,政府可以持續推動跨領域整合的力量,集中力道,讓產業界能夠充分掌握現有優勢,專心地去思考要幫全世界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去針對智慧城市、未來城市提出各種解決方案,「這樣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到臺灣來取經,而臺灣也能邁向更大的國際舞臺。」


推薦閱讀

實踐淨零行動 經濟部助攻企業搶得綠色商機

2023.10.0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邁向 2050 淨零排放 工研院引領永續之路

2023.10.0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科研、人才、治理 建立臺灣 AI 國力

2023.08.31 特約記者 賴品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