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專題 - 智慧政府數位服務
不只資料治理,更是公私協力:數位發展部的「多元創新司」
行政院數位發展部(moda)於今(2022)年八月正式掛牌營運。過去2年多來,台灣跟國際一樣受到疫情打擊,然而,靠著長期累積的數位服務量能,台灣的防疫便民措施也為世界所注目。
最新專題 - 智慧政府數位服務
行政院數位發展部(moda)於今(2022)年八月正式掛牌營運。過去2年多來,台灣跟國際一樣受到疫情打擊,然而,靠著長期累積的數位服務量能,台灣的防疫便民措施也為世界所注目。
探索專題
太空產業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上游的組件供應、中游的衛星發射服務商,以及下游的應用。而臺灣目前除了尚無法進行火箭發射之外,可以說是已經囊括了太空產業的各個項目。本文訪問了三個各有特色的廠商,分別從他們各自擅長的不同面向,來看看太空科技產業,與你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交集!
未來「人機協作」會具體實現於人類生活的場景,從財務規劃到醫療診斷等等,AI 都勢必會扮演一個關鍵角色!本期專訪 Taiwan AI Lab 杜奕瑾創辦人、Mozilla 社群聯絡人 Irvin 、玉山銀行 張智星科技長、唐鳳政委來針對「負責任的 AI」進行觀點思辨。
物聯網的時代來臨,為了避免讓網路成為駭客的破口,個人與產業將面臨資安新挑戰與行動!本期專訪 Team-T5 蔡松廷執行長、中興大學廖宜恩教授、臺科大查士朝主任、TXOne Networks執行長暨趨勢科技副總經理 劉榮太博士來分享守護資安的建議與看法。
透過圖表輕鬆了解臺灣半導體從研發、設計、製造、封裝、銷售的重要性!本期專訪工研院電光所吳志毅所長談論臺灣半導體的現況與前瞻、同時邀請前台積電技術長孫元成來分享臺灣如何透過產學共營來佈局未來高科技人才!
每到運動賽事全國皆是熱血沸騰地為運動員應援與打氣,爭取亮眼的成績背後除了靠穩扎穩打的日常訓練,現今資通訊技術也能幫助運動員更上一層樓,不僅加入了數據分析來提升運動技巧,同時也避開不必要的運動傷害;於此疫情時代,國人外出運動與健身意願降低,同時居家健身用品、或線上健身課程的業績卻大幅成長,更帶動居家運動需求;臺灣具有製造業與資通訊產業雙重優勢,若能整合科研成果、現有政策來帶動臺灣資通產業的能量,來發展出高值化產品,吸引新創投資,達成促進運動產業轉型、提升國際競爭力及帶動國人運動風氣之目標。
臺灣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每年平均遭受 3 至 4 次颱風侵襲,並存有潛在的災害性地震威脅發生。本期專訪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來瞭解臺灣如何突破國際氣象資訊分享限制,自主發展低軌衛星技術來提升災害預警規格;邀請臺灣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分享整合國內各部會開放資料並透過視覺化轉譯讓資料成為地方政府、民眾的決策參考依據之歷程;最後透過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的角度,希冀由政府與民間於防災體系間轉由自助、互助、公助的防災思維,來完備臺灣防災量能。
在各種硬體技術的支持,與疫情下遠距工作、電子商務等行為陸續發生後,元宇宙已非科幻電影中的想像,而是發展中的現在進行式。每一次的嘗試,都在共同建構更完整的新一代網路。強力的半導體產業、先進的軟體技術、蓬勃創造力及在地特色是台灣發展新型態網路服務的優勢,面向這讓人期待的未來,本系列報導盤點台灣既有及發展中的軟、硬體底蘊,介紹產業界所見到新型態網路服務的發展前景。
在疫情期間,透過政府開放資料及民間自發性投入協作下,產生「口罩地圖」等許多亮點案例,不僅讓台灣成為防疫的典範,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資料」的重要。未來台灣數位政策的發展,不再是技術跟工具提升,而是思維的轉變;加上公民社群、學研機構和民間組織共同驅動,在公私協力的基礎之上,相信台灣能開創一條智慧且開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