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科技
臺灣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每年平均遭受 3 至 4 次颱風侵襲,並存有潛在的災害性地震威脅發生。本期專訪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來瞭解臺灣如何突破國際氣象資訊分享限制,自主發展低軌衛星技術來提升災害預警規格;邀請臺灣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分享整合國內各部會開放資料並透過視覺化轉譯讓資料成為地方政府、民眾的決策參考依據之歷程;最後透過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的角度,希冀由政府與民間於防災體系間轉由自助、互助、公助的防災思維,來完備臺灣防災量能。
  • 完善臺灣防災體系需提升公私協力量能

    說到防災,許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的,可能是各層級政府官員坐鎮災害應變中心關注災害動向,或是警消、軍隊穿梭在災區進行搶救的畫面。但除了政府各部門在防災、救災上所作出的努力,民間還有許多團體或企業,發揮組織與創新的力量投入防災的領域。

  • 加值應用政府資料,提供使用者中心「一站式服務」

    整合從中央到地方的資料,透過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視覺化呈現,將資料加值應用成淺顯易懂的資訊圖表。災防科技中心陳宏宇主任表示,雖然他們沒有衛星雷達,但透過整合各部會的資源,把專業資訊親民化,提供以使用者視角出發的災害情資網「一站式服務」,讓政府資源更能被有效運用。

  • 用氣象科技 讓臺灣獲國際敬重!

    為歐洲各國提供服務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自從接收到福衛三號提供的資訊開始,「預報能力直接跳升一個層級」,而以過去的經驗,那是技術和資源累積10年才可能達到的成果。 因為臺灣在氣象科研的努力、以及不藏私地與國際分享,相對於部分外國私人企業運用類似技術,將屬於全人類共享的氣象資訊用來向各國兜售盈利,洪主任指出,「對臺灣發展福衛衛星、分享氣象資訊,國際上是相當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