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氣象科技 讓臺灣獲國際敬重!

臺灣氣象多變,不僅有年平均 2,500 釐米的高降雨量,每年平均 3 到 4 個颱風襲臺,更是常常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面對瞬息萬變的天氣型態,中央氣象局氣象科技研究中心洪景山主任分享,近年來氣象局透過資訊科技應用,將長期累積的氣象資料以創新技術進行數據分析,提供更準確的氣象預測,甚至協助產業因應氣候變遷及早轉型,達到長期防災和減災的成果!

 

璨樹颱風紅外線衛星雲圖。(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臺灣氣象科研成果享譽全球 數據不藏私受國際敬重

 

由於臺灣國際地位特殊,無法加入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氣象大家庭「國際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獲得來自各國提供的公開氣象資訊。但臺灣位於颱風、地震頻繁的西北太平洋地區,又有獲得氣象資訊以供預報防災的必要需求。如何獲取即時的氣象資訊,有賴於我國自立建置的基礎偵測設施,投入資源發展技術提升蒐集數據的能力。在氣象局長期努力下,累積的成果不但方便了民眾的生活,更因不藏私與世界共享資訊,讓臺灣受到國際氣象機構的敬重。

 

氣象局科技研究中心 洪景山主任。(圖/蕭長展攝)

 

 

關於氣象基礎建設,洪景山主任表示,氣象局長期以來投入很大的成本在佈建臺灣的觀測系統,其中包括地面觀測站、施放氣象氣球的探空站、雷達站、偵測水文數據的浮標,還有觀察大氣中甲烷、二氧化碳等微量氣體的氣候背景站。但無論如何建置,仍然會遭遇各種難以克服的瓶頸及問題,讓資訊的取得受到限制。

 

洪主任指出,目前屬於氣象局的觀測站大約 500 座,加上水利署、地方政府等建置的站台,數量高達上千座。他說,這些站台建立之後,除了要安排人力定期紀錄數據,後續維持器材正常運作的成本更是驚人,這些都必須是投入建置時就要預先思考的。而因為臺灣多山,有很多地方是「你看得到,但連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陡峭地勢,即時有辦法安裝也會面臨定期前往紀錄數據的困難。對於盡力而為還是難以克服的困難,運用科技就成了必要的解方。其中,氣象衛星成為各國倚重的重要工具。

 

以現有的衛星技術,洪主任說明,常見的一種是高空攝影,但這就好比我們用一個人的照片來判斷他的健康狀況,像是被拍攝的人如果看得出黑眼圈,或許能判斷他睡眠狀況不好,但像是高血壓、心臟病這類難以從外觀判定的疾病,攝影技術就失去效用。所以,後來就有另一種衛星,概念類似於斷層掃描,是透過在軌道上運行時,偵測紀錄地表反射的光或雲層中的水氣,分析大氣或地表動態透露的氣象訊息。

 

臺灣的福衛三號、福衛七號衛星,則跟上述兩種技術不同,是透過 GNSS 掩星觀測取得資料的氣象衛星。洪主任以 2019 年升空、延續福衛三號衛星任務的福衛七號為例說明,我們的衛星搭載了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無線電訊號接收器,以此偵測導航衛星的訊號,並藉由導航衛星穿越大氣的折射訊號,推算出大氣垂直方向的溫度、濕度與氣壓等大氣參數,用於天氣預報和氣候觀測。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軌道展示圖。(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洪主任進一步指出,每一顆衛星都有其特定任務,而臺灣的福衛三號和福衛七號是作為氣象偵測,因此,當福衛七號在太空偵測,所有資料都會回傳氣象局的福衛七號資料中心做後續分析及應用。在國際氣象資訊分享上,臺灣氣象衛星以先進技術取得的精確數據,更是公開提供國際各機構使用,造福了國際社會。譬如,為歐洲各國提供服務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自從接收到福衛三號提供的資訊開始,「預報能力直接跳升一個層級」,而以過去的經驗,那是技術和資源累積10年才可能達到的成果。

 

因為臺灣在氣象科研的努力、以及不藏私地與國際分享,相對於部分外國私人企業運用類似技術,將屬於全人類共享的氣象資訊用來向各國兜售盈利,洪主任指出,「對臺灣發展福衛衛星、分享氣象資訊,國際上是相當尊敬的」。

 

 

從天氣人民保母走向社會溝通 盼民眾有感「不是天氣好而是剛剛好」

 

氣象局對於氣象資訊的蒐集,從基礎設施到科技研發層面,投注相當多的心血,現在獲得各界的讚許。但這其中,也曾經歷過艱辛的轉型過程與組織心態調適。

 

福衛七號衛星觀測說明。(圖/蕭長展攝)

 

洪主任以過去氣象局過去最常遭受批評的颱風預報為例,由於每個階段能掌握的技術程度不同,過去常因技術層面因素,對民眾預報的颱風登陸地點可能會因為 30 公里的預報誤差,遭到民眾抱怨。他認為,氣象局從中反思獲得的經驗是,應該更審慎地轉譯氣象資訊呈現的可能結果, 讓民眾更能從氣象局預報中獲得實用但不至感受落差太大的資訊。而這也牽涉到,氣象局改變了以往的心態,擴大跟民間的合作及溝通。

 

洪主任指出,對於民眾來說,氣象局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做好預報工作。雖然氣象局希望無論是在預報工作、還有跟各項民生領域相關的氣象工作如淹水、土石流、空汙等資訊,都希望能為民眾提供服務。但因氣象局員額、資源就是有其限制,無法完全滿足氣象資訊蒐集的所有方面,因此如何跟民間業者建立夥伴關係,「讓氣象局的服務能夠超越政府資料的力量,能夠更跨域往使用端的應用,讓使用人(民眾)能夠有更多的感受」,就成為近年來努力的目標。

 

譬如,氣象資訊在農業的應用,可以幫助農夫掌握天氣的變化,而更為精準用藥,就能為整體農業「減藥」帶來幫助。另外,若能讓使用者更掌握天氣變化並適時提醒需要注意的健康事項,如天氣冷熱導致的心血管收縮,則能為醫療領域帶來幫助。而在公共衛生上,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提供氣溫變化的資訊,作為預防、預測登革熱的參考指標。

 

除了加強和民間業者的合作,擴大氣象資訊的民生應用。洪主任也指出,讓民眾瞭解氣象局的工作以及如何運用氣象資訊,這樣的教育宣導和社會溝通,也是氣象局越來越重視的範疇。

 

氣象局科技研究中心 洪景山主任。(圖/蕭長展攝)

 

洪主任說,過去氣象局的心態比較像是「人民保母」,直接把大量氣象資訊在未經妥善轉譯下就對外發布,難以讓民眾感覺這些氣象資訊跟自己有何關係,更容易因為預測落差而失去信任。他強調,現在氣象局思考的是如何讓民眾更容易瞭解氣象資訊跟自己的關係,因此,無論是公開各項可讓民間運用的氣象資訊,或是到各地方政府介紹近年氣象局的科研成果,甚至是疫情爆發前一年一度開放氣象局讓民眾參觀、說明臺灣的氣象建設,都是在社會溝通方面的努力。

 

洪主任強調,氣象局最近有一句宣傳文字讓他很有感觸,「晴天有晴天的溫暖,雨天有雨天的浪漫,誰說晴空萬里才是好天氣?不是因為天氣好,而是因為天氣剛剛好」。他說,「天氣好不好,不是我們能夠控制,但能在剛剛好的天氣做剛剛好的事,不才是圓滿人生?譬如知道天氣很熱,我們就可以吃冰,如果涼爽就來安排戶外活動,這樣的生活不是很美嗎?」。他期許科研中心所提供的氣象資訊,是能讓民眾更容易解讀氣象資訊、知道如何在對的天氣做合適的活動或選擇,對他們來說,仍是最主要的工作及目標。

 

 

名詞解釋

攝動 (perturbation): 一正在運行之物體,其在軌道上之任何偏離稱之。就天體力學而言,乃天體按克卜勒(Kepler)定律運行之軌道與受外力影響之實際軌道之差異。

 

 

 

 


推薦閱讀

台大智活中心伴百工百業 碰撞出 AI 世代的創意解方

2024.07.15 特約記者 賴品瑀
推薦閱讀 台大智活中心伴百工百業 碰撞出 AI 世代的創意解方

實踐淨零行動 經濟部助攻企業搶得綠色商機

2023.10.0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推薦閱讀 實踐淨零行動 經濟部助攻企業搶得綠色商機

邁向 2050 淨零排放 工研院引領永續之路

2023.10.0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推薦閱讀 邁向 2050 淨零排放 工研院引領永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