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臺灣防災體系需提升公私協力量能

說到防災,許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的,可能是各層級政府官員坐鎮災害應變中心關注災害動向,或是警消、軍隊穿梭在災區進行搶救的畫面。但除了政府各部門在防災、救災上所作出的努力,民間還有許多團體或企業,發揮組織與創新的力量投入防災的領域。其中有一群人,為了讓民間力量能在防災上發揮更大的效果、並希望有機會和政府合作增加臺灣防災量能,因而組成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與量販店、地方消防局的公私協力防災合作。(圖/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提供)

 

 

受日本防災「自助、互助、公助」啟發 業界自發成立防災產業協會

 

1995 年初,日本發生規模 7.3 的阪神大地震,首當其衝的日本港口城市神戶經濟受到重擊,包含製鋼、鞋廠、釀酒等產業遭殃,神戶當年度經濟產出更只剩下一半,歷經 10 年才恢復原有規模。這場地震造成的重大損失,也成了日本民間和官方防災意識成形的契機,防災產業趁勢蓬勃發展。日本利用過去遭遇災難的經驗,歸結出防災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先「自助」、再「互助」,最後是「公助」(政府援助),換算成資源配置的比重上則是「7:2:1」。在這樣的社會思維及共識下,日本孕育出興盛的防災產業。臺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彭啟明指出,十幾年前防災產業的朋友們就察覺,日本有計畫性地對臺灣輸出他們民間廠商開發的防災技術,像是地震速報、氣象預報應用服務、災害管理系統等等。因此,他們也集結臺灣的防災相關產業,於 2013 年成立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1995年阪神大地震對日本神戶經濟影響。(圖/Lloyd’s City Risk Index 2015-2025)

 

相對地,十幾年前的臺灣社會,只要提到防災相關的事務,都會認為是政府的工作,民間扮演的最多只是配合、承包政府標案的角色。但是,以政府有限的資源,不可能包山包海為民眾做好所有防災相關的工作,彭啟明理事長舉例表示,「像是住警器(住宅用火災警報器)、防災避難包,不可能由政府為每個人準備」。因此,當時許多業者就開始討論,臺灣的防災產業應該相互連結,並跟政府討論防災應該麽做,哪些該由政府負責、哪些可以交由民間開發、經營。

 

因此,在防災產業協會的成立過程中,如何促進公私部門對話,以「公私協力」強化防災工作的推廣,就成為協會重要的目標與工作,目前也已獲得幾項具體成果。譬如,防災產業協會和地方政府消防局、量販店地方分店合作,在店內規劃、設置防災商品專區,方便民眾在日常消費時順手添購防災物資。另外,防災產業協會也與消防署合作,計畫在隸屬於消防署、同時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消防及防災救災訓練基地「竹山訓練中心」,設置臺灣防災主題館,讓每年多達 7000 人次造訪訓練中心的各國友人,有機會瞭解臺灣防災產業相關產品,進而達成防災外交。

 

 

發揮民間力量 強化整體防災量能

 

彭啟明理事長說明,防災產業主要包含六大類別,包括:服務類、研究類、器材類、設備類、設施類、政府機構。目前,防災產業協會大約有 100 個團體會員,來自許多不同的專業領域,其中有感測監控、防災應用商品、保全保險服務、工程顧問、傳播及資通訊服務、學術研究機構/法人、政府單位,還有開發防災教育桌遊的出版業者。以比例而言,防災產業協會之中,專門在感測監控領域的會員最多,其次是防災應用商品及學術研究機構/法人,剩下的則是來自其他 5 個領域的團體、業者。

 

彭啟明理事長指出,在協會會員中,有許多服務或產品能在防災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譬如,協會中屬於防災應用商品領域的一家廠商,他們專門製作能在地震時當成緊急躲避空間的衣櫃,一旦地震來襲,只要使用者躲進衣櫃裡,就能大幅減少甚至免除大樓倒塌可能造成的嚴重傷害。

 

另外,感測監控領域中的一家廠商,他們主要的服務是提供「地震速報」,特別的是這項速報的資訊不是告知使用人有地震,而是將資訊傳遞到與公共服務相關的設備,藉由設備做出減災的動作達成保護使用人的效果。例如,如果大樓有對電梯安裝「地震速報」,偵測到地震即將發生時,電梯就會緊急停在最近的樓層並打開電梯門,避免有人被困在電梯中遭到傷害;如果家戶內的瓦斯爐有裝設速報系統,則是在發生地震時會自動切斷瓦斯、火源,避免引發火災。

 

瓦斯自動切斷裝置。(圖/財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提供)

 

 

盼政府重視防災通盤規劃 結合民力打造「防災國家隊」


對於臺灣未來如何能在防災方面做得更加完善,彭啟明理事長指出,日本「自助、互助、公助」的防災思維,還有公私協力的經驗,值得臺灣借鏡。

 

他表示,日本社會瞭解「政府不是萬能」,一定要加入民間的創意與力量,分工互助才能產生更大的效能。所以日本很多產業都會組成聯盟、包括防災產業也是,再由政府和民間共同討論、協調哪個領域該由誰負責,這樣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生態系」,對於社會重要的產業、議題發揮實際的推助效果。以臺灣推動滅火器、助警器普及的政策為例,政府只要設定政策方向之後,民間就會發展出生產、使用的供需循環。在許多國家,防災相關的設備、工作都是民間在做,政府扮演的角色就是去創造這樣的生態系,讓民間去做。

 

財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彭啟明理事長。(圖/蕭長展 攝影) 

 

彭啟明理事長認為,目前政府還是比較偏向完全主導的角色,認為防災工作都應該由政府負責,但實際上除了政府之外,其實民間還有許多團體、社群,可以和政府一起把防災做得更好、更到位。近年來「大政府」的現象慢慢改變,譬如我們能看到重大災難中,政府會和民間團體合作救援。但以公私協力的程度而言,跟許多國家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彭理事長進一步指出,臺灣未來如果能有專門負責災害事務的主管機關,對於完善防災體系將更有幫助。以消防署來說,目前是以事後救災為主軸,但以未來臺灣可能面臨的災害情境,更需要從防災、災害管理角度出發,並能整合公私力量的專責部門。譬如日本政府有「防災擔當大臣」一職,位階相當於我國的政務委員或部長。以美國而言,則是有「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簡稱 FEMA)。政府如果能夠深入思考整合產業、公私協力的政策方向,以臺灣推動離岸風電、防疫工作為例,有機會再建立一個「防災國家隊」,進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對於臺灣可能面對的災害風險,彭啟明理事長強調,我們需要的是長遠的規劃,「未來災害一定會越來越大、造成的損失會越來越多,必要的投資和新的做法,都是必須思考的方向」。

 

防災產業發展的機會。(資訊/社團法人臺灣防災產業協會 提供)


推薦閱讀

拚減碳!陽光伏特家力促人人能參與的綠色轉型

2023.10.0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資安即國安 接招資訊戰 數位韌性、民眾個資都重要

2023.07.05 特約記者 賴品瑀

20 年磨一「艦」國造潛艦 航出臺灣自製武器里程碑

2023.07.05 特約記者 賴品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