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烏俄戰爭使西方民主國家了解到同樣存有強鄰權武力威脅的臺灣所面臨的險境,具有先進晶片製程、資通訊能量的臺灣頓時成為關注國際情勢的焦點。「情報,就是有價值的資訊。」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所學者提醒,面對龐大的資訊戰,國家、資通訊人才,與一般民眾,都有各自的任務。
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所-洪嘉齡助理研究員(左)、曾怡碩副研究員 (右) 。(圖/2030.tw 團隊)
各國對於烏俄戰爭的立場凸顯極權國家對民主、自由價值的威脅,以美國、歐洲先進國家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22 年 6 月首度將中國視作「系統性的挑戰」(systemic challenge),也更積極形成民主國家同盟,強化對臺關係,並防堵中國崛起、鞏固印太秩序。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曾怡碩指出,臺灣與美日等盟友之間資訊與情報交流早已持續循正式、非正式管道雙軌進行,但若長期對等合作,臺灣自身就得展現整體國防能力,甚至戰功,例如年初日媒《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臺灣退將赴中賣情報,即是對臺灣反情報能力的示警。
資安即國安——面對龐大的資訊戰,國家、資通訊人才,與一般民眾,都有需要發揮的任務。(圖/Freepik)
現階段臺灣面臨如何解讀、保護及賦予資訊價值的考驗,因為有價值的資訊才叫情報,而情報共享有賴合作夥伴間的互信。烏俄戰爭見證網路與資通訊等國防戰略科技在戰時的重要性,尤其雙方使用無人機的攻守策略更讓國內興起如何運用無人機守護臺灣的討論。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洪嘉齡表示,由於共軍不斷侵擾臺海中線,將臺海「內海化」的企圖明顯,軍方早已在近年兩岸情勢較為緊張之前,即積極展開無人機建軍與備戰規劃,例如由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的可作戰「軍規無人機」,預估三年內即可量產。洪嘉齡直言,在 AI、5G、太空等資通訊技術上,臺灣確實落後中國但也正努力追趕,然而現今戰爭型態已與過往有所不同,不再侷限實體作戰,網路已是「平戰一體」,且每位網路使用者都是情報、認知、滲透等作戰的潛在目標。
大型騰雲無人機。(圖/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所)
中國過往極力籠絡臺灣「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收入、中南部及青年)族群,現在更擴大到「一代一線」(青年一代及基層一線),因此網路也已成為對岸逐步改變臺灣民眾認知的重要管道,例如福建平潭的網紅基地,即由中國政府祭出獎勵措施扶持大批網紅,透過持續創作看似無爭議、軟性的「短視頻」內容,以蒐集、分析國內民眾收視的偏好等資訊,並有機會被精準投放「客製化」假訊息。此外,洪嘉齡也提醒民眾,每個人都應該有保護個資的意識。他觀察到,許多人認為自己只是小人物,對於各種索取個資的抽獎活動、問卷等,總是疏於防備,但這些資訊,都足以分析使用者的行為模式、人脈,以致行蹤易遭掌握,也使遭詐騙的風險提升。目前政府積極打擊詐欺犯罪,透過識詐、堵詐、阻詐和懲詐等 4 大面向減少受害者因接觸而誤信所造成的損害,藉以提高民眾對個資保護的警覺性,進而發揮強化資安防護的作用。
全民應提高保護個資的警覺,以避免行蹤掌握及詐騙的風險。(圖/Freepik)
洪嘉齡表示,除了以上措施外,針對各機關掌握的民眾個資,政府也有責任建立分級、分類的資料治理制度,明確設定機關權限,以避免成為個資外洩的破口。
關島是美國軍事基地所在地,也是美軍在西北太平洋台海的指揮反應中樞,日前曾有中國駭客攻擊關島的基礎設施,洪嘉齡提醒,此次事件對臺灣而言是重要警訊,政府機關的資安牽涉一國是否能正常運作,若中國有能力切斷關島的網路與關鍵設施,遲滯美國軍援行動,也許一天就足以拿下臺灣。
同樣的,若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交通、金融、緊急醫療、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高科技園區等八大關鍵基礎設施遭駭,將危及國家安全及民生經濟。政府除了透過〈 資通安全管理法〉要求八大關鍵基礎設施必須有資安維護計畫,並透過不斷的模擬演練,精進危機應變處理能力,以確保其效能足以支撐日常運作。
由於資通訊攻防已成戰爭勝敗關鍵,尤其如何應用新興科技強化「數位韌性」,以因應課題戰爭或大規模災害造成國內陸網或國際海纜全數斷訊已成為重要課題。從俄烏戰爭的經驗中,衛星所發揮通訊功效,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能夠透過媒體向民眾在戰時及時進行戰場溝通,不僅有助穩固戰時指揮體系,更有穩固軍心,發揮安撫與激勵的功能。針對四面環海、對外聯繫仰賴海纜的臺灣,數位發展部已提出「應變或戰時應用新興科技強化通訊網路數位韌性」計畫,規劃透過非同步軌道衛星做為緊急備援通訊網路。
政府近年提倡也應即早整合出戰災期間民眾能怎麼做的守則、指引,與整合可用的資訊,亦是建立全民國防的重要一步。應該以分區分類的原則,明確讓民眾瞭解在緊急情況自己身為何類角色,屆時必須做什麼、到哪裡報到,尤其烏俄戰爭初期民間資通訊人才發揮許多力量,國內眾多的資通訊人才,政府應即早整合民間的力量,讓他們有所準備與演練,有需要時能迅速進入狀況。
目前國內已有許多民間組織積極協助提升民眾的民防意識,提供軍事科普、救災、急救、資通訊等課程,而慈善團體過往也積極協助救災。曾怡碩認為,這些由下而上、補足政府不足之處的力量不可或缺,皆展現民間韌性的正面案例。
非營利組織「壯闊台灣」止血訓練課程。(圖/劉文提供)
儘管民間充沛的活力可促進民防意識的提升,但民防組織也需做好社會溝通。曾怡碩表示,雖現今民主社會,軍隊已國家化,不再存有屬於私人的軍隊,過往戰爭落幕後,政府面對民兵安置、軍閥割據引發內戰的隱憂,應引以為鑑。然而,仍有部分民防團體遭受「好戰軍武迷」、「青年上戰場」等負面標籤的攻擊,因此有需為大眾釐清「民防不等於民兵」概念,並降低民防團體過度軍事化的色彩。曾怡碩提醒,民防團體需要加強與社會溝通,分享訓練內容,並明確表態「自己是什麼、不是什麼」且並非在「教人打仗」,更不會是民兵、甚至傭兵等。
面對內外部多樣化的威脅,政府將持續整合國內科研量能促進國防產業自主,擴大全民國防,民眾也應走出同溫層、強化數位媒體識讀的能力,與公私協力深化民主防衛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