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拚減碳!陽光伏特家力促人人能參與的綠色轉型

以「讓所有人簡單參與再生能源使用與生產」的理念出發,「陽光伏特家」成立初期關注綠電生產,透過「公民電廠」平台,向民眾承租屋頂、小額認購太陽能板,讓一般人在環保行動中也能獲得經濟回報。近年,陽光伏特家拓展其業務,協助企業導入綠電、購買再生能源憑證與自建電廠等領域,積極協助中小企業參與綠能轉型。透過多種技術,陽光伏特家不僅實現分散式能源供應,更在綠能、企業 ESG [1] 方面實現了更多元的結合,以達成能源轉型中「不遺落任何人」的最終目標。

 

《電業法》於 2017 年修法,我國自此開放綠電自由交易市場。陽光伏特家於 2019 年成為國內首間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的能源業者。陽光伏特家永續影響力發展部副總經理陳惠萍表示,陽光伏特家的使命是「讓能源永續走入所有人的日常」,讓更多人參與再生能源生產並共享利益,同時為企業提供更永續的能源選擇。

 

陽光伏特家永續影響力發展部副總經理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永續影響力發展部副總經理 陳惠萍。(圖/陽光伏特家提供)

 

 

綠電精準媒合 市場供需更效率

 

國內大小企業同樣面臨國際供應鏈及 ESG 要求的壓力。陳惠萍指出,中小企業在採購綠電初期,曾面臨「臺灣綠電不夠」、「都已經被大企業買走」等焦慮,但其實多數再生能源發電廠將其發電產能以「躉購」方式賣給台電,而非電力供應不足。陳惠萍解釋,台電 2009 年上路的躉售機制,旨在鼓勵再生能源發展,並享有台電穩定的高信用評級作為支持。 2017 年電業法修法開放市場自由交易後,若再生能源發電廠計畫將綠電售給中小企業,則需要克服融資問題,而致躉購制度仍為再生能源開發案尋求銀行融資首選的狀況。

 

攜手永豐銀行推再生能源信託方案攜手永豐銀行推再生能源信託方案。(圖/陽光伏特家提供)

 

 

陳惠萍表示,陽光伏特家企圖跳脫躉售制度,在自由交易市場取得更具競爭力的售電價格,除與永豐銀行合作「再生能源專屬信託」服務以爭取金融支持外,更透過多對多的「供需匹配技術」,以豐富的企業用電資訊,使電力分配更加精確,並突破太陽能發電的間歇性限制。該公司目前合作供應綠電的大小企業超過 100 家,每一家的用電模式、用電時段都各具特色,奠基於擁有詳細用戶用電資訊,以精準分配每個時間段用電,陽光伏特家透過精細的用戶用電數據分析,實現用電的最佳媒合,從而提高效率並獲得更高收益。這種媒合技術使陽光伏特家在能源市場中獲得了競爭優勢。

 

電力供需匹配示意圖電力供需匹配示意圖。(圖/陽光伏特家提供)

 

 

透過整合、媒合技術,尋求供需平衡讓雙方都更有利,陽光伏特家對生產方像是契作,對用電方則像是團購或中盤商的角色。陳惠萍更指出,大企業可能會組一個團隊負責採購綠能,但相對中小企業只有一位總務而難有能力處理,因此陽光伏特家向中小企業提供規劃綠電採購方案服務,同時協助更多企業儘早導入綠電。

 

因應政策、國際供應鏈及 ESG 需求的變化,企業將陸續面臨導入綠電、購買憑證與自建電廠等選擇。依經濟部的規定,自 2021 年起《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編按:又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 kW 以上用戶,須於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其中包括 4 種履行作法,包括: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購買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設置儲能設備或繳納代金。至於非用電大戶、尚無法令強制要求的中小企業,在面臨供應鏈競爭、ESG 永續行動中,以使用綠電作為行動起點,即是一種選擇。

 

陽光伏特家公民電廠陽光伏特家公民電廠。(圖/陽光伏特家提供)

 

 

共享綠能轉型收益 促社會公益永續

 

陽光伏特家積極參與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發起的「綠能公益 GW100+」計畫,結合綠能與公益,將協會的捐款改以贈送太陽能板給弱勢與偏鄉等公益團體,實現綠能的社會貢獻。對受贈者而言,太陽能電廠所產生的綠能收益穩定且可預期,尤其在疫情期間,捐款普遍大幅減少,而綠能收益只要太陽還在就得以維持。對企業而言,這樣的作法將從原先欲旅行 CSR [2] 的捐款,提升至 ESG 的永續經營的層次,對社會整體而言,有助落實綠能、環境、經濟與社會的永續發展。

 

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擷至/國家發展委員會)

 

 

「臺灣 2050 淨零轉型」提出的 12 項關鍵戰略中包含「公正轉型」,強調必須因應淨零轉型對既有經濟結構與社會分配帶來衝擊。尤其「沒有人是局外人」,受衝擊的對象並非僅限身處偏鄉、弱勢家庭或褐色產業 [3] 工作者,「一般民眾」在全球供應鏈轉型中,也將面臨生活成本提高等衝擊。陳惠萍強調,在能源轉型過程,實現「不遺落任何一個人」是關鍵,應讓所有人都能參與且共享轉型帶來的好處,畢竟,環境永續的目標就是希望全體人類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1] 環境保護 - 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 - Social 和公司治理 - Governance.

[2] 企業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3] 溫室氣體和碳排放最高的行業.


推薦閱讀
實踐淨零行動 經濟部助攻企業搶得綠色商機
2023.10.0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實踐淨零行動 經濟部助攻企業搶得綠色商機
邁向 2050 淨零排放 工研院引領永續之路
2023.10.0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邁向 2050 淨零排放 工研院引領永續之路
資安即國安 接招資訊戰 數位韌性、民眾個資都重要
2023.07.05 特約記者 賴品瑀
資安即國安 接招資訊戰 數位韌性、民眾個資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