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智慧國家與智慧城市發展趨勢,新加坡的經驗值得參考 2015 年發布的 2025 年資訊通信媒體發展總藍圖(Infocomm Media 2025)」宣告了新加坡資通訊和媒體業未來發展方向,許多企業在新加坡邁向智慧國家願景中,開始意識到智慧城市人才的必要性。
如何打造智慧國度所需要的新人才?新加坡管理大學(SMU)去年成立全新的四年制學程─智慧城市管理暨科技學程,來自不同產業、設籍新加坡的眾多組織也紛紛表達對該學程畢業生的高度興趣,因為人才是邁向智慧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
智慧城市管理暨科技學程(Smart-Cit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Major, SMT) 由資訊系統學院與社會學院共同組成,採用經驗學習法則教授課程,學生們透過實習與即時專案學習以下五個領域相關知識與技能:行動(Mobility)、 公共 服務(Public Service)、商業與經濟(Business & Economy)、健康與銀髮保健(Health & Enabled Ageing),以及家庭與環境(Home & Environment)。從資訊科技顧問、資料分析師、永續方案設計師、都市規劃師,以及物聯網 / 智慧系統設計師與開發師等,未來 SMT 畢業生踏入職場後的工作內容與範疇十分廣泛。
新加坡管理大學資訊系統學院院長房偉華教授(Professor Pang Hwee Hwa) 表 示,一個城市的「智慧化」不是終極目標,「智慧化」只是讓城市更適宜居住,追求永續發展的工具。為打造永續宜居城市,必須協調來自社會、經濟、商業、環境與科技等不同層面或領域的考量。SMT 學程旨在培訓出足以管理上述跨多重領域需求與考量的專業人才,因應都會化的各項挑戰,創新或開發科技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執行都會規劃,執行改善市民生活的解決方案與服務。
房偉華的觀點代表學術界對智慧城市的新思維與觀察,認為智慧城市不應只單純檢視智慧化的程度,更應聚焦在城市對於智慧化的努力與企圖心:「智慧城市的真諦,在於城市管理、政策與科技面的創新。」由於每座城市皆有其獨特環境,進而創造出它在科技、組織與政策層面的特質,一座智慧城市是科技、管理與組織創新情境下交織而成的產物。
因此,替智慧城市架構出一個由科技、管理與政策 / 社會共同創新的完整骨幹,成為未來學術與教育需求趨勢。為避免創新過程中的風險,尋求可避險的創新策略,及釐清構成創新與風險的背景等,培育足以面對這些需求的智慧城市人才,成為推動智慧城市的關鍵因素。
為邁向智慧國家積極打造基礎建設之際,新加坡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曾昭河Chan Cheow Hoe)觀察公部門對於智慧城市科技的能力,諸如感測器與物聯網、資料分析與機器學習等亦隨之成長。成立 SMT 學程打造明日人才渠道,讓新加坡更有把握推動智慧國家各項藍圖大計。不論是轉型數位政府、優化智慧城市服務或催生都會創新,數位經濟風潮為 SMT 畢業生帶來許多挑戰與機會,讓他們將所學實踐於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大展長才。
SMT 學程是獨一無二的跨域學程,教授學生發展出整合關鍵性要素──科技、社會科學與管理學,提出創新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專業技能。課程提供學生們資料分析、解決方案開發技能、智慧城市創新相關的政策、與商業與社會影響的實證推論。專長領域彈性選修,讓學生們在資訊系統、社會科學與管理學三者間擇一選修,為產業界補足跨域及迎接未來趨勢的專業人才缺口。
學生 Timofey 選擇就讀 SMT 學程,因為他認為跨域教學對科技教育非常重要。對他來說,在策劃任何創新性的科技解決方案時,應該全盤考量這項解決方案將對社會造成何種長遠影響。
另一位學生 Sunho Lee 在 SMT 學程中體會到智慧城市的豐富與多元面相,第一學期課程裡導入眾多不同概念,從整合科技到設計智慧城市的生活條件,以及改善城市安全、環境、交通運輸與能源問題的各種方法。
學生 Steve Tay 則利用寒假參與一項名為「兼容並蓄的智慧國度──智慧保健」專案(Inclusive Smart Nation - Smart Healthcare),讓他對新加坡城市網路的「智慧化」大開眼界,也對未來職涯產生更多的想像與想法。
就科技定義來說,智慧城市採用不同型態資訊溝通科技,支援資產與資源管理相關資訊,同時仰賴物聯網發展、無線通訊科技與其他創新技能改善生活品質。然而人們卻輕易忽略智慧城市不只能運用科技收集資料與訊息,也企圖透過資訊的解讀和分析,提出使城市生活更具魅力的對策與方案。
想順利升級成為智慧城市,必須充分了解居民需求與最佳對策。市政府著手建置精簡市政服務的物聯網方案,將過去仰賴大量人力的作業,如交通控管、能源配置與公用事業服務等自動化,同時從中取得資料來優化服務品質。此外,創造可提供更優質服務、產生「下一步行動」資料的基礎建設,也是尋求「科技化」強化市政效益之城市的首要任務。
智慧城市不僅止於在城市導入昂貴科技,更鼓勵居民參與智慧化歷程,強化市民對智慧化的了解與認同,成為發展智慧城市良好永續的基礎。以莫斯科為例,市政府花費數百萬元建置專案,介紹改善市民生活的亮點發展、協助居民發聲與投票,「我們的城市」APP 讓市民舉報市政問題與公共服務建議,解決超過 190 萬件的市政問題。
《經濟學人雜誌》引述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 報告,指出:全球前三百大都會的經濟活動,約占全球近二成人口與全世界五成的國內生產總值。過去十年來,這些大都會區域的收入或工作機會的成長速度,都遠高於整體國家平均值,可見打造智慧城市也是推動國家經濟成長,創造國民就業機會的良方。
隨著 21 世紀轉型,接受各種科技與移動的挑戰。為成功因應這一波的都會蛻變,許多歷史悠久的城市勢必要建置一套有效、永續且量身打造的經濟策略,以便型塑新都會模式、保存與優化都市環境,在高速都會化與生活品質間取平衡。而智慧城市正是一個標竿典範,運用科技為人們的生活、商業活動與環境創造良性正面影響。
智慧國家及數位政府(Smart Nation and Digital Government, SNDG)副主任陳谷炎(Tan Kok Yam)認為,新加坡推動智慧國家機制的目標,在於運用資通科技、網路與資料來改善生活、創造機會,打造緊密社群。透過培養擁有相關技能、企圖心與毅力的人才,創新發展不同解決方案,改善新加坡與全球生活品質,才有機會達成智慧國家目標。
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全方位檢視智慧城市,以此架構培育新型態人才,SMT 學程是這波浪潮裡值得關注的智慧世代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