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臺灣半導體前進東歐! 首座 IC 設計海外基地為何落腳布拉格?

2023 年由行政院通過、今(2024 年)啟動的「晶片驅動臺灣產業創新方案」(簡稱晶創方案),將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與晶片,促進產業突破式創新,吸引國際投資;其中,能夠吸納國際人才、幫助臺廠海外練兵的首座 IC 設計海外訓練基地,將落腳捷克布拉格,預計 9 月正式營運。對於這樣的海外訓練計畫,如何發揮臺灣在半導體方面的優勢、替產業在未來帶來哪些效益?為何選擇與布拉格合作?本文訪問了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執行秘書楊佳玲,請她來談談關於這座 IC 設計海外訓練基地設立的考量、如何帶動臺灣產業發展等相關主題。

 

捷克參議院「科技韌性與創新台捷合作的新路徑」論壇捷克參議院「科技韌性與創新台捷合作的新路徑」論壇。(圖/國科會提供)



對於 IC 海外訓練基地計畫,楊佳玲表示,全球都需要半導體,希望利用這個機會,讓臺灣不只是半導體製造王國,而是在半導體知識的輸出上,也能成為領頭羊的角色,營造完整的生態系。

 

楊佳玲表示,這項計畫是學研單位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國科會給予經費上的支援,實際的洽談與執行,都是由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aiwan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TSRI)負責,包括決定要與哪些學校合作、地點等,完全都是從技術、學校配合度、人才等多方因素進行考量。TSRI 原本的任務就包含培育 IC 設計人才,現在更被賦予海外培育人才的任務。

 

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aiwan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TSRI)。(擷取至 TSRI)



布拉格基礎人才豐富、積極尋求合作

 

為何首座訓練基地會選在東歐的捷克?楊佳玲表示,相較於東南亞已經有很多業者前去佈局,中東歐則是臺灣比較少去探索的地方;而中東歐的優勢,在於半導體產業雖然還不是很發達,但有很好的基礎科學、物理、化學人才,成長空間值得期待。加上近一兩年國際政治情勢的變化,過去與臺灣關係比較不密切的國家,也很積極在尋找機會,敞開了合作的大門。

 

至於會進一步選擇與布拉格合作,原因包括布拉格交通發達、到其他東歐大城市都很方便;捷克享譽盛名的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CTU)也座落於此。

 

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建於 1707 年是中歐最古老的理工技術大學之一,並在 2020 年被認為是新興歐洲和中亞地區排名前 10 的大學之一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建於 1707 年是中歐最古老的理工技術大學之一,並在 2020 年被認為是新興歐洲和中亞地區排名前 10 的大學之一[1]。(擷取至 CTC)



最重要的是,TSRI 評估後認為,對於這樣的合作,CTU 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包括它們的師生配合度高、具有熱忱,也已經投入一定的量能在半導體領域,而且 CTU 原本就長期與臺灣的學校,例如臺灣科技大學合作,這些都是布拉格最後勝出的因素。

 

 

從人才培育到擴展生態系 完整的臺灣供應鏈是關鍵

 

楊佳玲強調,本計畫的合作目標不限於 CTU ,而是也包含布拉格的學校和業者。整個海外基地的運行,會希望在這區域形成生態系,讓據點可以往外擴散,使更多學校的學生,都能接觸到來自臺灣半導體領域的強項的課程;臺灣也可以開設更先進的課程,或讓業界提供實習機會,吸引這些學生來到臺灣,引進當地優秀人才。

 

CTU 師生配合度高、具有熱忱,也已經投入一定的量能在半導體領域,而且 原本就長期與臺灣的學校,例如臺灣科技大學合作CTU 師生配合度高、具有熱忱,也已經投入一定的量能在半導體領域,而且 原本就長期與臺灣的學校,例如臺灣科技大學合作。(擷取至 CTC)



即便這些人最後沒有選擇留在臺灣,但當他們回到母國後,未來所從事的新創事業,也能與臺灣業者形成深厚的連結。楊佳玲舉例,像中東歐已經有強大的汽車製造、重工業產業,這讓臺灣的 IC 業者,能夠從這些領域尋找更多機會,研發各種不同用途的晶片,建立產業生態系。所以 IC 海外訓練基地計畫整體的佈局,就是從人才培育、到業者之間的合作,再擴及產業生態系的開展。

 

對於生態系,楊佳玲進一步說明,在整個半導體產業中,從設計到成為產品,過程也分很多階段,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同時涵蓋全部,即便是臺積電也只負責其中一段;但是各個階段中,都有臺灣廠商投入,所以臺灣半導體供應鏈是最完整的。假設未來有中東歐的新創產業,想要投入其中一個階段,因為本計畫提供的訓練與發展,已經與臺灣產業有深厚的連結,在其他階段,自然就傾向會找臺灣相關的廠商合作;所以這些國外人才,以及透過民間、學校之間的交流,從科技外交的角度,都能帶來無形的效益,不僅不會讓產業離開臺灣,更重要的是讓產業以臺灣為基石,走向國際發展茁壯。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秘書楊佳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執行秘書楊佳玲。(圖/何宇軒攝)

 

 


[1] Discover the top universities from emerging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with the QS EECA University Rankings 2020.


推薦閱讀
跨域人才集結!從頂尖到基層運科無所不在
2024.09.12 特約記者 賴品瑀
跨域人才集結!從頂尖到基層運科無所不在
科技賦能運動:奧運競技與全民健身的全新時代
2024.09.12 特約記者 賴品瑀
科技賦能運動:奧運競技與全民健身的全新時代
以「數位新南向」連結世界 讓在地人才成為臺灣科技生力軍
2024.05.31 特約記者 何宇軒
以「數位新南向」連結世界 讓在地人才成為臺灣科技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