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科研注入能量與創意 廣大女力潛能開發中

邁向性別平權已是世界趨勢,然而目前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簡稱 STEM)領域內的女性人數與影響力仍遠低於男性,這不僅關乎機會公平與否,更可能使得科研的成果受限,尤其當相關領域人才開始呈現高齡化亟待注入新血之時,尚未完全開發的女力需獲更多關注。

 

依國科會的研究數據,從 2008 年至 2020 年 STEM 領域高等教育的男女學生比例,除了生醫科學領域兩性比例較為相近外,就讀工程科學、自然科學男女比仍相當懸殊。據教育部統計,2016 年至 2021 年就讀 STEM 相關高等教育的女學生人數,大學部人數較同期減少 3.1%、碩士班人數增加 6.9%、博士班人數則略減 0.5%。目前,台灣的企業、政府、高教、非營利等組織中,投入科研的女性僅佔 23%,雖近 10 年成長 1.4%,然而成長率仍有待進步。整體而言似乎有所增長,然而即便熬過求學過程,面對科研就業環境的性別不友善,仍只有少數女性得以位居領導地位。


 111 學年度大專院校不同科系性別比。(圖/本計畫小組製;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理事長林滿玉解釋,STEM 領域的性別不平等,又稱「STEM 管漏現象」(a Leaky STEM Pipeline),這是存在已久,也是全球性的議題。在人類生理構造上,其實男女一樣適合科研。國內外調查皆顯示,女性在中小學階段仍對科研有高度興趣,然而一路隨著「男理工、女文史」、「女生並不適合科學」的刻板印象、傳統社會不支持、對自我效能感低落等,導致選讀 STEM 相關課程的高中女生人數減少,最終就讀 STEM 高等教育女學生的人數低於男學生。有鑑於此,業界如「晶圓女王」徐秀蘭等人提醒,要增加科研的女力必須在及早開始培養,也就是「自小啟蒙」。

 

管漏現象說明圖。(圖/林滿玉教授提供)

 

 

女性楷模擊破性別刻板印象 「有楷模,才能想像未來」

 

「看到楷模,才能夠想像自己的未來」,林滿玉指出,台灣女科技人學會長期與各地大學合作舉辦「STEM 研習營」,邀請當地國高中女生到大學校園與女性專家學者座談,讓高中女生參與活動規畫、擔任會議主持人並親自訪談講者等,培養自信心。此外,透過學生社團和「科技實作活動營」等讓女學生見識科技的發展。同時,親師的支持對女學生而言意義重大,部分活動也會邀請師長、父母一同參與,如共同觀賞國產電影「科學少女」,透過趣味的劇情延伸數理學學科,以不同方式鼓勵學生對數理喜好和提昇其自信心,在在讓女學生親近 STEM,進而接受 STEM 高等教育,進入 STEM pipeline 中。

  

除與公部門合作外,女科技人學會也與業界合作,如 2023 年和微軟合辦「Coding Angels」培訓活動,邀請大專院校女學生至產業現場,與從業人員面對面接觸,從前輩經驗啟發自己勇敢追夢、創造機會,同時鼓勵女學生參與 STEM 相關工作職場。

 

2021 年高雄師範大學冬季 STEM 研習營。(圖/林滿玉教授提供)

 

 

法規與配套並進 移除女科技人職場發展的障礙

 

針對高教與職場的性平研究,林滿玉分析參與學會主辦「STEM 研習營」的回填問卷,發現國高女學生認為女性參與科研場域的主要障礙,包括工作與生活不平衡、社會壓力、缺乏典範和缺少女性專業自信。其實這些回饋與「歐洲癌症學會」女性委員會對醫學專業人士的調查〈職場上阻礙平權的因素〉結果相去不遠,包括工作和生活不平衡、社會壓力、管理階層無意識的偏見、缺乏典範、缺少女性專業的自信、職涯未定、缺乏女性人才和領導力之發展與缺乏育嬰假。

 

「歐洲癌症學會」的「女性委員會」同時提出改善學術界性別不平等的方針,包括提高學會的女理監事比例、提高學會論文第一和通訊作者為女性的比率、監測參與年會女性及 40 歲以下年輕女科技人出席率等指標。此外,並從提供獎助、增加女性參加會議和學習新知,與鼓勵女性參加會議者代表研究團隊,講述其研究成就,透過教育和培訓女科技人,支持其在該領域建立領導地位。這些作法,皆可以作為本國促進科技與性別平等的參考。

  

為了改善我國的 STEM 管漏現象,已故淡江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吳嘉麗老師在教書之餘與多位有志一同的夥伴,於 2011 年創辦「台灣女科技人學會」(The Society of Taiwan Women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y,簡稱 TWiST ),目前該學會是世界女科技人聯絡網(INWES)和亞太國家聯絡網(APNN)的會員。跟隨吳創會理事長的腳步,林滿玉也積極帶領台灣女科技人學會的會員參與更多國際科技與性別相關的活動,包括每年亞太女科技人會議暨國際女科技人研討會(APNN & IConWiST),並且提出台灣的國別報告,向國際友人分享本國對女科技人的各項協助,包括立法保障「育嬰假」與相關配套、從懷孕期到小孩 3 歲期間提供額外協助的人力、每胎延長研究考核期 2 年、申請計畫彈性等。在和其他國家交流中,林滿玉發現台灣在對女科技人已有如前所述的多項鼓勵措施,但仍可參考其他國家所採取更有彈性的作法,例如彈性的薪資、彈性工時與上班地點,以鼓勵女性科研人才在育兒階段,不致完全中斷研究,避免未來無法重返職場的憾事。

 

林滿玉感嘆,在學界不時看到在團隊中明明出力最多也瞭解狀況的女性,卻寧可屈居協助的角色,沒有信心爭取擔任領導者,顯示不少女性研究者受限於刻板印象,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此時正需一位先進推她一把,鼓勵她:「妳真的很棒!」因此,女科技人的導師學員支持網(mentor-mentee network)至為關鍵。

 

2020 年亞太女科技人會議暨國際女科技人研討會合影。(圖/林滿玉教授提供)

 

 

少子化是許多國家面臨的重要課題,年輕夫婦可能因為托幼資源不足而減少生育;中年夫婦則面臨照顧長輩的責任。林滿玉舉例,在舉辦長照服務的說明會中,男女參與者的比例非常懸殊(1:7),可知女性研究人員仍是家中的主要照顧者。再者,偶聞因男性薪資較高或小孩比較黏媽媽等理由,詢問夫妻育嬰假是否集中撥給妻子,也同樣顯示男女平權意識有必要持續推廣。因此,女科技人需要有足夠托幼和托老資源與「He for she(男性支持女性)」的家庭支持風氣,這不僅需由政府帶頭,更需各界協力合作,使女科技人職涯更能永續的發展。

 

 

看見性別也看見靈感與創新 性別化創新案例持續累積

 

林滿玉強調,重視科研領域的性別平權,不僅是爭取男女機會公平,也更是產業創新的來源,例如從 1982 年以來,全球計有 1596 顆人工心臟植入,惟因人工心臟多按男性體型設計,所以僅有 12% 植入女性、5% 用於兒童,後來因應調整設計一款縮小 29% 的人工心臟,從而提升人工心臟移植成功率。這種將性別分析納入科技研發,讓科技提升病患福祉的案例,即符合「性別化創新」的思維。

 

女科技人學會前理事蔡麗玲教授曾編撰《 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 》,以淺顯易懂的科普短文彙整學者們自 2007 年起參與國科會「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中所累積的數十案研究成果,向讀者傳遞「無處不性別」、「科技也可以很性別」的概念,以打破科技界對傳統性別的刻板印象,也讓科技領域更加性別友善。

 

面對未來科研人才的缺口,以科技名揚國際的台灣應可透過增加女性人力補足科研人才的不足。此外,未來的科研發展不僅需打破性別固有界線,也需要跨領域的研究者,因此目前國內大專院校也陸續推出適合其他領域學生研習的  STEM 學程,以培育「1.5 類組」的跨域人才,激發過往尚未開發的潛力,增加科研領域的創新。因此,將性別平等與多元包容(DEI)措施納入企業評估指標,共同建立性別友善的職場,才能建立永續的家園!

 

2022 年女科技人大會:邁向工作與生活共榮的新職場」現場合影。(圖/林滿玉教授提供)


推薦閱讀

科研、人才、治理 建立臺灣 AI 國力

2023.08.3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AI 教育x教育 AI」 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運用 AI 能力

2023.08.31 特約記者 賴品瑀

自主學習的品格是關鍵 AI 浪潮下的創新教育

2023.08.31 特約記者 賴品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