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迎接 5G 時代佈建基礎建設,躍升亞太數位樞紐

臺灣以「成為亞太區數位空間的重要樞紐」為願景,規劃包括推動強化公部門網路服務與運算基礎設施、國家聯網通道建設升級、5G 及物聯網資安防護、海纜及 5G 雲端聯網中心等先進網路基礎建設,逐步推升我國在亞洲地區網路空間的戰略地位。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董事長暨執行長 黃勝雄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董事長暨執行長 黃勝雄

 

國發會在 9 月 8 日發布我國前瞻基礎建設 2.0 推動計畫,其中數位計畫的預算從原本 5% 大幅提升至 16%,而 5G 相關建設編列 490 億元,加速加快電信商的布建速度、偏鄉基礎建設和支持應用發展,並且持續推動資安基礎建設提供網路安心服務。

 

 

創造有利環境 吸引海纜鏈結臺灣

 

5G 時代講求 Content is king(內容為王)、Data is king(資料為王),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以下簡稱TWNIC)董事長暨執行長黃勝雄強調,如果要將資料留在臺灣、吸引更多資料聚集在臺灣,就必須要透過海纜、透過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將亞太地區連線打通,推升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數位樞紐。

 

如果要將資料留在臺灣,就必須要透過海纜、透過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將亞太地區連線打通,推升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數位樞紐。如果要將資料留在臺灣,就必須要透過海纜、透過資料中心基礎設施,將亞太地區連線打通,推升臺灣成為亞太地區的數位樞紐。

 

海底電纜對於任何國家而言都是重要的命脈,臺灣對外的網路、電話傳輸有超過 95% 仰賴海底電纜,強化海纜基礎設施十分重要,但是臺灣對於國際電路的需求一年僅成長約 20 至 30%,黃勝雄提醒,若是透過市場的供需機制運作,擴建海纜的可能性極低。為了避免臺灣在數位空間落後、邊緣化,政府以政策推動海纜基礎設施有其必要!臺灣可以透過創造有利的環境,包括建設從南到北的陸纜通道計畫、進行相關法規研議與優化現有法規,鼓勵更多國際海纜鏈接臺灣、過境臺灣。

 

 

從海纜集散地升級為資料集散地

 

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臺灣原本就是海纜必經要道、全球許多主要海纜的主要節點,黃勝雄指出,臺灣可以提供有如過境機場般的服務,海纜從臺灣北部或南部連接臺灣本島後,透過臺灣本島穩定的陸纜,串聯我國五大電信業者的服務與備援機制,再往南或往北連結其他海域。

 

臺灣將會成為海纜的集散地,以過境無須落地的方式,吸引國際海纜業者,將海纜這樣的「稀少戰略資源」留在臺灣!未來臺灣需要擴充頻寬時,就有如搭便車般,開通的成本低、時間快!此外,未來海纜業者在臺灣過境後,將進一步考慮在臺灣擴大業務,例如將資料中心設在臺灣,臺灣就能夠從海纜的集散地升級成為亞太地區資料的集散地!

 

在我國目前的國家聯網通道中,95% 以上對外通訊皆是透過海纜,臺灣連接國際 Internet 的總流量為 4 Terabit(TB),國內 Internet 交換的流量則是 11.5 TB,國際與國內的網路流量比率大約是 1 比 3。黃勝雄指出,在臺灣有許多資訊應用服務以國外的平臺業者為主,例如 Google、FB、Amazon 都是臺灣人經常使用的資訊服務,臺灣怎麼連結這些先進資訊服務、怎麼提升這些先進資訊服務的服務品質、服務的內容,就是我國未來對外通訊可以努力的空間。

 

 

完善基礎建設 搶占轉型新商模

 

雲端聯網是 5G 運作的重要架構,要推升臺灣成為亞太區數位空間與創新重要樞紐,在雲端聯網中心也必須有新的思維。黃勝雄說明,5G 雲端運算中心與過去以電腦計算為主的資料中心存在著三個顯著的差異,首先,過去以電腦運算為基礎的資料中心無關海纜,但是 5G 雲端運算中心必須承擔海纜接續點或海纜中心的地位;其次,過去資料中心係以電腦為基礎,提供大量運算的機器,5G 雲端運算中心不再以機器為主軸,而是以資料為主、內容為王,扮演資料匯集點的功能;第三項差異為運算技術的改變,過去資料中心以電腦為主,現在則是採取邊緣運算的方式,將資料更快速遞送至使用端。

 

雲端聯網是 5G 運作的重要架構,要推升臺灣成為亞太區數位空間與創新重要樞紐,在雲端聯網中心也必須有新的思維。雲端聯網是 5G 運作的重要架構,要推升臺灣成為亞太區數位空間與創新重要樞紐,在雲端聯網中心也必須有新的思維。

 

根據美國無線產業協會(CTIA)的調查,現在的 4G LTE 網路提供平均每秒 10 到 20 Mb 的連線速度,而通訊分析機構 Opensignal 的研究則顯示,5G 每秒可達 500Mb 左右的下載速度,將比 4G 快上 10 倍。隨著 5G 服務的普及,內容與商業模式也將全面更新,改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例如越來越多人使用手機追劇,又例如許多電視畫面已經採用 8K 攝影,源頭內容已經準備好了,就仰賴傳輸載具、打通端點跟端點,將 8K 畫質的原生內容傳送到家戶,種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都將是我國前瞻計畫鎖定發展的重點。

 

近期「數位轉型」已是臺灣產官兩界的重要探討議題,黃勝雄認為,所謂數位轉型,就是利用數位工具協助機關或公司優化流程、優化商業模式、創新商業模式。數位工具是數位轉型重要的基礎,必須讓數位工具隨手可得,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便利的方式提供,幫助使用者排除時間延遲、訊務不穩等使用障礙。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唯有基礎設施充裕完備的狀況下,使用數位工具才能夠破除地域限制,在便利性、可得性、使用成本都一樣時,臺灣產業就與國外產業在數位工具使用上享有相同立足點。而消除數位落差,擁抱數位轉型的趨勢,這些都是先進網路基礎架構必須做到的方向。

 

 

5G物聯網應用 乾淨網路守護資安

 

在討論 5G 應用時,除了速度之外,資安更是值得關注的議題,TWNIC 自 2010 年承接行政院委託營運 TWCERT/CC(Taiwan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Coordination Center, 臺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業務,收到超過 80% 駭客入侵通報都是來自物聯網,正是因為物聯網設備簡易、密碼單純,容易被簡單軟體破解,因此物聯網資訊安全必須與 5G 發展相輔相成。

 

5G 應用除了速度之外,資安更是值得關注的議題。目前世界各國已開始打造「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5G 應用除了速度之外,資安更是值得關注的議題。目前世界各國已開始打造「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

 

現今,5G 時代已經出現一個嶄新的概念:「Security by Design」,從設計源頭就考慮整體安全的重要性。目前世界各國已開始鎖定 5G 網路,著手列管電信業者、應用程式與市集、雲端儲存、海底電纜等業者,建構可靠的設備供應商名單,打造「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計畫。從源頭的硬體開始,包括組裝、生產、製造、銷售等,都必須藉由生產履歷確實進行溯源管理,此舉勢必帶動產業鏈大洗牌。而臺灣在 4G 時代即已針對主要設備供應商進行管理,此波很早就被列入網路乾淨的名單中,成為我國後續推動 5G 物聯網應用很大的優勢。

 

由於我國去年通過資通安全管理法,引領政府資通安全網路架構持續朝向符合法律要求的方向規劃,黃勝雄點出,當前除了資通安全,政府也應該注重並提升與民間網路服務的快速連結,例如 5G 屬於民間網路,面對快速成長的 5G 應用,政府部門網路必須追隨這波 5G 擴散而成長,提升政府與國內網路及國際網路的連線品質。此外,新冠肺炎期間,視訊流量大幅成長,主要透過邊緣運算遞送,政府的網路也應該透過邊緣運算優化服務功能。

 

前瞻基礎建設 2.0 推動計畫逐步開展,黃勝雄認為,「方向對了,第一步走對了,後續政策必須仰賴跨部門的通力合作!」而在成為亞太區數位空間與創新重要樞紐的路程中,未來即將成立的數位發展部更可望扮演重要角色,引領臺灣搶佔 5G 商機、成為數位大國!

 

 

乾淨網路

「5G 乾淨路徑(5G Clean Path)」計畫由美國國務院於 2020 年 4 月所提出的「5G 乾淨路徑(5G Clean Path)」計畫,目的在確保其關鍵電信網路、雲端、數據分析、行動應用、物聯網、5G 技術不使用到「不受信任」的設備供應商,以免受惡意攻擊者侵害,或受到中國共產黨等專制政府不公正的法外控制。同年 8 月又擴大「5G 乾淨路徑(5G Clean Path)」計畫,推出「乾淨網絡計畫(The Clean Network program)」,進一步保護人民隱私和企業機密,確保傳輸數據安全。其計畫包含乾淨營運商(Clean Carrier)、乾淨商店(Clean Store)、乾淨行動應用程式(Clean Apps)、乾淨雲端(Clean Cloud)、乾淨電纜(Clean Cable)以及乾淨通道(Clean Path)共六大項目。


推薦閱讀
一條 5G 打開的路,連結生活、產業與安全
2025.07.02 特約記者 鄭婷宇
一條 5G 打開的路,連結生活、產業與安全
開箱智慧生活背後的技術基礎
2025.07.02 特約記者 鄭婷宇
開箱智慧生活背後的技術基礎
從「偏鄉連線」到「太空佈局」,建立數位生活的地基
2025.07.02 特約記者 鄭婷宇
從「偏鄉連線」到「太空佈局」,建立數位生活的地基